射线灯下的师者微光

当收到转正通知的那一刻,我的思绪瞬间飘回了刚入职时的检测现场——那里,曾无数次亮起师父操作射线机的指示灯,那束光不仅照亮了工件的内部纹路,更一寸寸铺就了我从职场新人到无损检测员的成长之路。
最初接触无损检测工作时,面对密密麻麻的射线数据、环环相扣的操作流程,探伤射线是“看不见却有穿透力”的存在,它能捕捉到工件内部的细微缺陷,也需要格外谨慎对待,这份特殊属性让我打从一开始就本能地心怀敬畏,连伸手操作都带着几分郑重。每每如此,师父总能看穿我的紧张,他常说:“无损检测是工业的‘医生’,咱们容不得半点马虎。”说着,他会搬来资料,从射线传播的基本原理讲起,一点一点帮我捋清数据逻辑;也会陪着我在检测现场一遍遍练习设备校准,哪怕是调整射线角度这样的细节,也会手把手带我找准方位、感受力度,直到我能稳稳将射线精准对准工件的检测部位,拍出第一张合格的底片。
记得有次加急检测一批管道,偏偏因为我操作时射线角度偏差,拍出的底片清晰度不足、缺陷识别模糊,直接耽误了结果出具的进度。我攥着不合格的底片满心愧疚,师父却没半句批评,只是蹲在我身边,把我的底片和标准样片并排铺开,逐点对比着找出偏差处,又指着底片上的淡影细细分析:“你看,射线片里藏着工件的‘健康密码’,急不得,得沉下心慢慢读、仔细辨,才能揪出问题。”
师父对合规操作的要求,向来带着“吹毛求疵”的严苛。每次进入检测区域前,他总会先检查我的铅衣——领口是否扣紧、袖口有没有漏缝,再确认警示标识是否摆到醒目位置,末了总要拍着我的肩膀叮嘱:“咱们跟射线打交道,保护好自己是底线,守住底线,才能把检测工作做扎实、做长久。”正是这份日复一日的严谨,让“规范操作”从师父的要求,变成了我刻在骨子里的习惯。
如今,我终于能独立完成整套射线检测流程,也顺利收到了转正通知。这个教师节,想郑重地对师父说一句:谢谢您,始终在射线机旁为我点亮方向、悉心指引。您教给我的,从来不止是调角度、读底片的技术,更是对这份职业的敬畏、对专业的坚守。未来的日子里,我会带着这份传承与初心,继续守好每一次检测、每一份报告,让每一个数据都经得起检验。
供稿 王博